太多事物會改變,少數不變的道理便成了思考的槓桿點 – 我讀《一如既往》

歸納出那些這個世界上相對不會改變的邏輯,從這些地方著手推敲生活中發生的新聞與事件,似乎便成了一個較為可靠的思考方式。

by Will Chen
333 次點閱

誠如標題所述,當我們隨著年紀漸長而學習、認知到越多事務的同時,便會發現其實很多事情都是會改變的,就像從小到大不曾想過會有什麼疫情把所有人困在家中好幾個月,卻在近期發生了;小時候以為會當一輩子好朋友的朋友,許多也在長大後不再聯繫。所以一看到這本書的介紹,去歸納出那些這個世界上相對不會改變的邏輯,從這些地方著手推敲生活中發生的新聞與事件,似乎便成了一個較為可靠的思考方式。


「扣除你認為自己已經經過考慮過的一切事物之後,剩下的就是風險。」

太多事物會改變,那唯一不變的就是變。這乍聽之下很像鬼扯,有講跟沒講一樣,但是認知到這件事,背後代表的意思是即便我們針對預測到的風險做過充足的準備,卻很有可能仍是準備不足。如果你只為可預見的風險做準備,那麼凡是你沒看到的風險,都會毫無準備。所以可以的話,把自己的扣打,多留一些,為這些看不見或預測不到的風險做準備。畢竟事情會在人們認為最安全的時候變得最危險。

這和我前兩天看到的一段Youtube影片講得有些相似,內容提到如果把人生當作遊戲的話,在血條充足的時候我們往往把遊戲玩得比較盡興、大膽,比如說直接挑戰超難的怪;但在血量不足的時候就會玩得很小心,因為不小心掛掉的話,一切就要重來了。血條就像是人生的安全邊際,我們固然可以藉由打怪練功來提升等級,增加血條的厚度,但無論如何都應該要保留一定程度的「安全邊際」,才能面對突如其來、預料之外的風險(或是隱藏小怪)。


期望就是「一切都是相對的比較,而且多半是和周遭的人們的狀況來比較。」

回頭想想出生在臺灣這種相對富裕的國家,其實只要不要太誇張,絕大多數人都能健康正常的活著,平安的度過一生。作者描述的一個狀況,我覺得根本是現代社會的現實寫照:

財富沒有客觀的標準;一切都是相對的比較,而且多半是和周遭的人們的狀況來比較。在我們判斷自身的生活欠缺什麼、對生活應該要有什麼期望時,這是阻力最小的思考路徑。
每個人都會看看周遭,然後說:「其他和我狀況類似的人擁有什麼?他們在做什麼事?因為我也應該擁有那些東西,也應該做那些事。」

我覺得這某種程度來說,也是因為人類就是群居動物,試想我們的原始人老祖先們,如果自己的狀況和身旁周遭的人差異太大,有可能就會遭受排擠,甚至影響生計。所以我們會想看看周遭的人過得如何,自己比不比得上他們,似乎也是件蠻自然的事。

不過活在現代社會,既然大多數人都能靠自己過上一個堪稱順利,至少衣食無虞的環境,這反而變成了一道人生課題:要如何克服這項人類的天性,針對自身的狀況,而非外在他人的狀況,做出相對應合理的期望?

作者提出唯一的辦法就是要體認到兩件事:

第一、財富和期望是等號兩邊的equation,一邊是已擁有的事物,另一邊則是期望/需求。而這兩邊是一樣的重要的。意思是與其拼命關心如何得到更多,而不太在意管理期望,其實有點浪費力氣。

第二、大多數時候,你期望的東西不一定是你真實想要的東西。你想要的其實是感受到期望和現實之間的差距。而且相較於管理環境,通常你更能操控期望

除了將期望用於自身,其實也能善用這項人類的天性,做出正確的決定。誠如書中所言:

你的老闆對你工作表現的印象取決於期望。
消費者的信心取決於期望。
股市走勢取決於期望。

所以有時想想,期望管理,管理他人對自己的期望,其實也是個很重要、不可避免的課題呢……

老實說去完一趟印度後回臺灣,很容易對小事物感到快樂滿足。這也是期望管理的一部分吧

面對忙碌而感性的群眾,精彩的【故事】絕對比冰冷的統計數字來得更有力量。

大腦終究是感性、懶惰的。比起理性、冰冷的事實,人們更喜歡有趣的故事。這點在去完印度出差、讀完《人性的弱點》後我真的深有感觸。作為一個所謂的直男,我凡事喜歡講求效率,該怎麼做就馬上做一做就對了。但顯然我不能把自己的做事方式套用到每一個人身上。

或許有時候,需要做的不是單純丟出事實,而是用譬喻、故事做包裝,來加深記憶點,或是讓受眾真的能理解,並做出相對應我們期待他做出的行動。作者提到,最有說服力的故事和你想要相信的事情有關,或者是親身經驗的延伸。而且如果你理解重要的不是你說什麼、做什麼,而是你怎麼說、怎麼呈現,你就會看到更多機會。

拍照的魔力就是 – 用相片說故事!

物極必反,但那個極什麼時候到來?

不知道。

作者提出一個很貼切的譬喻,就是只有在最極端、最瘋狂的狀態發生之後,態勢往下的路上,人們才會發覺:『啊!原來那是頂點』。

要知道頂點在哪裡,唯一的方式就是在他發生之後,事後諸葛才知道。以股市為例,即便透過各種估值法,認為股價已超過估值,但只要市場上還有人相信故事,相信自己對未來的想像,那麼股價就會持續上漲,直到最後一個相信的人也開始感覺估值過高為止。


世界上沒有規避痛苦的秘訣或捷徑,就把它想成是成功的代價吧!

任何事物都有相對應的代價。書中引述貝佐斯的話,提到世界上所有工作都一定會有一定比例的狗屁,很難有什麼工作會是100%的工作內容你我全都喜歡的。像是壓力、人際關係、職場政治、和怪人打交道、荒謬等等,這些就是工作的一部分,社會沒辦法像我想像中的那麼樣的有效率運作。

不過有句話說:拿人錢財,替人消災。在社會上要能夠繼續走下去,賺取薪水和獲利,靠得不就是解決問題和麻煩嗎?有痛苦才會有利潤。不過忍受麻煩也有一個自己可以接受的最適水準。


讓事物有價值的兩個關鍵:「耐心」和「稀缺」

作者在書中講述的是複利的概念,但延伸出來的概念我覺得更值得一提:「耐心」和「稀缺」。

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物,從愛情到職涯,再到投資,都是因為兩件事而有價值:『耐心』和『稀缺』。讓事物成長的耐心,以及長成後讓人欣羨的稀缺。
但是,人們追求重要事物的時候最常用的兩類戰術是什麼?想辦法讓速度更快、規模更大。

世界上一些最重要的事物來自複利效應,但因為複利效應需要一段時間的醞釀,每個單位時間點內的改變不大,因此很容易被人忽略。但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累積之後,卻能產出那些很難一蹴可幾的成果。例如醫療技術的進步正是每年緩慢進展,但卻能在某一個時間點突然發明某種療法或藥物。

我覺得這段多多少少也讓我更認同這本書的概念,正是因為那些美好的事物需要時間累積,我更需要有哪些事物是不變的,才知道做了哪些事情,可以且應該要有耐心的等待它發展、收穫。


唯一比取得競爭優勢更困難的事,就是維持優勢

書中歸納了五項讓競爭優勢衰退的原因,我覺得前四點蠻有自我警惕的效果的,審視自己目前的狀態,撇除那些相對還在學習成長的領域,針對目前做得還算不錯的領域,要如何維持,一直是我在思考的。

一、做對事會讓人生出一股自信,相信自己不會做錯,而在一個樹大招風、競爭對手緊跟在後的世界,這是一種毀滅性的特質。規模和成功有關,成功和傲慢有關,而傲慢是終結成功的開端。

二、成功往往會帶來成長,而且成長通常是刻意追求而來,但是規模大小完全不同。讓某種規模取得成功的一個方法,一旦規模不同時,可能就行不通。過去十年的明星投資基金經理人在下一個十年續效低落,這種故事屢見不鮮。所以這世界上沒有一招打遍天下的武功,只能持續學習不同的組合技,ABBAB左右左。

三、人們之所以拚命努力取得競爭優勢,通常就是為了在未來的某/個時間點,不必再那麼拚命努力。努力是為了追求目標,一且實現目標,鬆懈/下也是理所應當,但是戒模恐懼的心態也會隨之消散。競爭者就在此時悄悄乘隙而入,世界也在渾然不覺間不斷變動。

四、優勢有保存期限。一項技能就算在一個時代價值不菲,到了下一個時代可能一文不值。你可以像過去一樣拚命努力、戒值恐懼,但是如果你的技能不再受到世界重視,這樣做就是損失。只用一招打天下的人很多,因為在繁榮時期,具備單一專長的人與公司通常能獲得最高的報酬。


我是在保持耐心,抑或只是冥頑不靈?

我相對是個沒有耐心的人,過去的經驗中比較沒有這樣的困擾。就算有,也都是用蠻力和意志力撐過去。不過這個問題貫穿了整本書的核心概念,唯一辨別自己是有耐心,或單純只是冥頑不靈的做法,其實跟查理蒙格那本《窮查理的普通常識》歸納的一樣,每個領域總有那麼幾個亙古不變的核心概念,那幾件極少數絕對不會改變的事物,是可以運用長期思維的選項,其他的則都有保存期限。

不能說我是個熱愛慢跑的人,但對於磨練耐心是很好的方式。
圖為2023台北半程馬拉松

看到這裡我想到的其實是大學時期念的那些經濟學。幾百年下來其實有些理論被推翻,有些則是延續至今,例如最基本的供需法則,價格彈性等。套用一句查理蒙格說過的話:『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,最可靠的方法,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』。要想得到想得到的東西,其實該想辦法的是讓自己在市場上成為寡占、獨佔,消費者沒有太多價格彈性的商品,才能直接踩死定價權。知易行難,但誠如本書所言,針對這種不會改變的事物,更是要用長期思維,保持耐心,思考答案。

您可能也想看

留下寶貴建議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