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。」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諺,是臺灣社會幾代人的最佳寫照。從過往進口替代、出口導向到經濟奇蹟,都是靠台灣人一代一代的打拼,才能累積足夠多的外匯,藉以逐步發展為已開發國家。
作為一個還算資深的學生,在中山大學讀了四年的書,交大讀了一年多;期間也認識了不少同學朋友,在實習與面試的過程中也有許多實習生朋友,歸納之後,我漸漸發現,觀察這些商管類的學生,其實大家也都很願意努力,但往往在邊際效益(Marginal utility)低的事情上打轉,寧願跟著社會既定的路線走,或是長輩告知的方向,而不願意緩一緩,重新思考,確定好方向再走。造成所謂的「無效努力」。所謂的無效努力,我在這裡定義它為:
本質上,生活中所有事物都是資源的一種,常見的諸如金錢、社會地位、學習資源等等,當然,也包含”時間”,這個最常被大家揮霍的資源。我們常常在做選擇,大至職涯規劃、伴侶選擇,小至午餐吃啥、買哪支手機,所為的不就是最佳化的使用自己手上的資源?我們總期待將自己手上擁有的金錢與資源,轉換成讓自己快樂、方便的事物上。那為什麼面對時間這項資源,就不願意花點精神,做最適化配置呢?
原因是,金錢有限,慾望無窮,而時間則是每個人唾手可得,每天都有24小時, 1,440分鐘, 86,400秒。反正今天花玩了這些時間,睡一覺醒來,隔天時間又重新被填滿了。但是,錢可以再賺,透過投資越滾越多;而時間過了一天,就少了一天,可沒有什麼多買十分鐘這種事情。
讀過幾本傳記與文章,檯面上有許多在事業有一番成就的人,像鴻海創辦人郭台銘、外資首席分析師楊應超、王品創辦人戴勝益,以及商周上隨處可見平凡無奇的人,因為一連串正確的決策,成功階級翻身,躋身上流。他們年輕時,手上握有的資源,很可能不如你我。但他們卻能翻身做出一番事業,你可能嗤之以鼻,覺得他們只是靠運氣。當然,我不否認運氣的存在,但如果同樣的機會,現在出現在你眼前,你真的能像他們一樣,清楚判斷哪一個決策的期望值最高,並且重押資源嗎?
題外話,我一直覺得我們這代(20+歲)是最幸運與最不幸的一代,幸運的是我們擁有臺灣人歷代以來累積的資源與文化經歷,能夠在安全、高度發展的社會中生長,並且可以輕鬆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資源與網路學習資源;不幸的是,低薪高房價、政黨惡鬥、貧富差距,還有每天沒完沒了的飛彈與戰鬥機威脅,再加上武漢肺炎,使得我們這代人已不如以往,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翻身。而缺乏文化自信與國族認同感的群體,也使得國內力量難以團結,猶如分頭馬車,大幅削減整體國力。
回歸正題,前兩天剛翻完楊應超的書,書中提到兩個名詞,很好的描述了我想分享的概念:
- 效率: Do the thing right – 把事情做對
- 效能: Do the right thing – 做對的事情
It’s a no-brainer, 效能遠比效率重要多了。因此,從現在開始,請好好反思,自己的目標是什麼、現在做的事情,符合這個目標嗎?並且連續問自己五個How (對,我是參考”問五個Why的概念”)。例如,你的目標是賺錢買一棟自己的房子,那麼作為一個文組學生,好好讀書可能就不是你首要該做的事情 (不是說不重要),接下來應該思考的,是一戶房子多少錢,我需要什麼樣的工作/條件,才能達成這樣的目標?再往下探勘,要思考的會是我現在做的事情,是否能讓我獲得這份工作/條件,如果答案為否或不一定,那麼就應再往下思考,我應該多做或少做什麼,才能達成目標?除了目前想到的,還有其他方式嗎?
接下來,把這些想到得Solution, 排序出其各自的效益,以及成本,評估每項計畫的ROI (Return on Investment, 投資報酬率) 或 Net worth, 效益扣除成本後的淨值。藉以決定自己,應該將資源(包括時間與金錢)投資在何處。
在《窮查理的普通常識》一書中,查理蒙格提到,人都會有「避免懷疑傾向」:人類大腦會傾向盡快做出決定,以便消除懷疑。
事實上,人們努力填滿自己的行事曆,讓自己看起來很忙很認真,期待自己終有一天能達到理想的目標,正是 「避免懷疑傾向」 的最佳寫照。人們懶得仔細思考,將時間做最適化分配,只想快速的知道,自己要怎麼做才能成功,於是直接的接收並聽信社會給予的建議:好好讀書,以後找好工作/考公職,著實荒唐。
言盡於此,又臭又長的文字不受歡迎。僅以簡短文字與大家分享最近的觀察與啟發,不代表這就是100%正確的建議。投資前請詳閱公開說明書:)